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范文一】
24时计时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从这样几个方面重整教材。
一、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
学生对时钟的认识停留在能看钟面并读出那个时刻是几时几分,对普通计时法一说并没有形成概念。以此为起点,在导入时,我创设了通过看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钟面,让学生猜测我此时可能在干什么。有的猜老师可能在吃午饭,有的猜老师可能在睡觉,多种答案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同一个钟面可以表示一天中的两个时刻,怎样表示才能清楚不造成误会呢?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在12时前加上“晚上”、“中午”等这样的时间词就能准确地区分了。思考:加上时间词多麻烦呀!能不能不用时间词也能把时刻清楚地表示?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不加时间词表示时刻的方法。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提炼出手机上、电子表上、电脑小票、电视机、营业时间等地方曾出示的时间,顺理成章地引出即将学习的24时计时法。数学知识往往是以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实际。教学中把新知识的生长点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之上,使学生觉得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动机。
二、探究新知,系统构建24时计时法,突破难点
一天是从0时开始的,而学生往往因为生活经验的引导,让大家误以为天亮了就是一天开始了。因此我设计了“2009年新年钟声敲响的视频”,通过主持人的播报理解:0时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一天是从大家甜甜的睡梦中开始的。随着时针的脚步,在钟面上走过2圈后,0时——24时浮出水面,其中13时——24时的理解是难点也是重点。学生会习惯性的数数,对13时的来历却颇为费解。“你是怎么想的”开启了学生思考的大门。接着数下去固然是方法之一,更重要的是渗透钟面上的时刻+12得出13时——24时的方法。在通过课件显示0时——24时每一个时刻的出现,学生便彻底明白了24时计时法的来历,此时重新揭示并理解课题。
本课最大的难点是两种计时法的转换。同一时刻可以用两种计时法转换,转换的方法是需要学生探讨的。在出示用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一天中的24个整时的.比较表后,发问: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答:第一个表表示前半天的时刻(时针第一圈走的时刻),第二个表表示后半天的时刻(时针第二圈走的时刻);普通计时法要用时间词区分,24时计时法不用时间词;普通计时法用的数是1——12,重复了一次,24时计时法是用0——24,分别只用了一次;第一个表(前半天)只是一个有时间词一个没有时间词,数一样,第二个表(后半天)数不同但24时计时法都是用普通计时法的数加上了12……诸如此类的发现,学生能找到很多。而所有的发现都是为了突破两种计时法的转换。在学生的主动探究、体验过程后,所有的发现都是那么有价值。此时师指着表格小结并板书转换方法:加减时间词,加减12。至于为什么要互换,学生们可能也会问到,因为国际通用的是24时计时法,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是普通计时法,所以为了更好的理解不易出错、计时准确的24时计时法,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转换的学习很有必要。当某个场合出现了一个24时计时法的时刻时,脑袋中必然要快速地反应出那个时刻是白天或黑夜,以至于不会造成时间误差。
“你喜欢哪种计时法?为什么?”则是体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选择,关注人文素养,两种计时法各有所长。
【范文二】
24时计时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学习内容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所以在认识上也比较浅显,以致在学习上普遍存在着认识上模糊、应用上的糊涂,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结合相关资料,在反复认真研究分析这方面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本节课的教学。下面把这节课教学的得失做一下分析,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得以借鉴和改进。
1、在新课的导入上:
(1)新课开始介绍科学知识“24时的来历”(教材54页“你知道吗”),既弘扬了科学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是此环节浪费过量的时间去说明,有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把时间应该控制在1-2分钟之内。
(2)以教材的故事情境“营业时间”引入24时法的探讨,此故事情境的创设固然是可以起到“引出学生探索新知”的作用,但是学习了下面的教学片断,让我不禁对此教学环节有了进一步的想法:
片断一: 课始,教师先播放中央电视台每晚新闻联播的起始音乐。
师:你们听过这段音乐吗?
生:这是新闻联播开始的音乐。
师:不错。你们是什么时候看新闻联播的?
生1:7点。
生2:晚上7点。
师:他俩说的时间有什么不同吗?
生3: 晚上7点说得更清楚。
师: 不说清楚就搞不明白,在用普通计时法的时候在前面加上表明具体时间的词语,这样说才比较明确。那我们就来看一段真正的新闻联播吧。(电脑播放录像)
师:屏幕上有没有写“晚上7:00”? (学生仔细观察屏幕。)
生1:没有写晚上7:00。
生2:写的是19:00。
师:那么19:00与晚上7:00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生:19:00就是晚上7:00。
师(肯定):说得对!晚上7:00采用的是普通计时法,19:00采用的是24时计时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24时计时法。
反思: “将数学学习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理念下转变小学数学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命题。数学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找准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域,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老师选择了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引入新课, 为学生创设深入思考的情境,提供互相交流的舞台,创设展示交流的机会,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思维过程的平台。从学生对节目的开始时刻的交流,到节目播放时时刻的展现,自然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表示时间的方法:“晚上7: 00”与“19:00”, 即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两种不同的结果,使知识在矛盾冲突中得以展现出来,从而引出–”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根本联系与区别”的探索,为顺利进入下一步教学创造良好的契机,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
2、在教学结构的安排上:
首先以钟面作为直观教具操作演示:一日时针正好走几圈?分别是从几时到几时?一共是几时?在这里,加强钟面的观察和操作非常必要,发挥学生直观形象思维,使学生对“24时计时法”有一个感性上的认识,一日时针正好走两圈,教师强调认识,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这是突破本节课难点的关键所在。学生体会钟面外圈与内圈的关系,这样的观察操作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达到充分理解24时计时法的目标。
生活中的数学是鲜活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听数学、看数学,而更多的是做数学、玩数学。重视数学思想,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经历、体验和探索数学,在矛盾中引出数学,在学生观察、比较两种计时法的异同后,教给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善于发现规律并加以归纳概括,提供学生喜欢的探究形式,使数学学习更加真实有效,从而感受数学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本领。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评论
PlayStation 4 has been Horror games? Resident Evil. Merla Penny Lothair
Great article. I will be dealing with a few of these issues as well.. Elora Erhart Romaine
I enjoy the efforts you have put in this, thank you for all the great articles. Giana Darnell Eyde
Thanks a lot! This is definitely an very good webpage. Catherin Zachary Mable
Pretty! This has been an extremely wonderful article. Thank you for providing this information. Orso
The information and facts talked about within the write-up are some of the most effective obtainable
Hey just wanted to give you a quick heads up. The text in your content seem to be running off the sc
Say, you got a nice blog post.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read more. Keep writing. Rosalia Aloin Sa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