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周的缘起
满周岁行“抓周”礼的风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它源于原始人对征兆的信仰,是一种预卜幼儿前途和职业的礼仪。“抓周”是将各种玩具和生活用品陈列于小孩面前,督其抓取,由此卜定其日后前途、志向和兴趣。
相传,抓周起源于三国东吴的“孙权选嗣”。孙权称帝不久,太子孙登因病去世,其他的儿子们便各自在母家的支持下,结交权臣,争夺嗣位,孙权对此十分烦恼。
有人进谏,说是诸皇子虽有贤德还不够,还要看皇孙表现如何,进而献出了一个计策。
于是择一吉日,献计人端出一个摆满珠贝、象牙、犀角、翡翠、简册、绶带等物的小盘子,请皇子各自抱自己的儿子来抓取。其中只有孙和的儿子孙皓一手抓过简册,一手抓过绶带,其余都是抓那些金银财宝。孙权大喜,遂册立孙和为太子,其他皇子却不服气,迫使孙权改变了主意,另立孙亮为太子。孙亮继位方三年,便被一场政变推翻,改由孙休做皇帝。孙休死后,群臣又拥戴孙皓接位,应了当时预测的结果。
以后,此法传开,抓周渐成风气,至今仍然盛行于各地,虽然其中占卜的迷信成分少了,但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俗活动,它仍带有一定的纪念性质。
二、古时抓周物什
“抓周”的`仪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进行。
富庶大户家: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等等。
寻常百姓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仅用一铜茶盘,内放私塾启蒙课本:《三字经》或《千字文》一本,毛笔一枝、算盘一个、烧饼油果一套。女孩加摆铲子、剪子、尺子各一把。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
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三、抓周仪式
1祭拜祖先,告诉祖先宝宝满一岁的讯息,祈求宝宝能健康成长。
2祭拜后,在神桌前准备一个米筛,在米筛内放入12~14样物品。
3然后,让宝宝坐在米筛中央任意抓取,以其紧抓不放的物品来推测孩子未来的职业或嗜好。
四、抓周物品及象征意义
抓周活动只是祈求吉利、亲子同乐,物品的种类并无严格规范。家长也可以自行加入些新时代的用品,比如鼠标、计算器等。以下是每项物品所代表的职业与意义:
1笔墨:能从事艺术创作类的工作。
2印章:掌握权力、从事官职。
3算盘:对数字、金融有概念,未来在商业界极有发展。
4钱币:表示将来有钱财之运,代表富裕。
5葱:生性聪明。
6蒜:表示有数理方面的天资。
7芹菜:表示个性勤劳、不怕吃苦。
8稻草:表示可能从事农林牧工作。
9听筒:将来会从事医学性质工作。
10刀剑:将来可能有将官之命。
11鸡腿、猪肉:代表将来有口福,不愁吃穿。
12麦克风:可能从事演艺工作。
13放大镜:代表将来对发明、研究有兴趣。
14尺:从事设计类的工作,譬如建筑师、土木工程师、裁缝或服装设计师。
15书本:从事文书、文艺的工作,或有可能成为学者,从事研究的工作。
16厨具:代表将来可能从事烹饪相关的工作,或是对烹调会特别有兴趣。
其实,这些也只是一种说法。孩子真正的成长方向还是要靠父母的正确引导及自身的努力来创造。
【趣谈“抓周”礼俗】相关文章:
1.趣谈乐曲织体
3.荷兰姓氏趣谈
评论
Great, thanks for sharing this article post. Thanks Again. Awesome. Loree Jourdain Bastian
Pretty! This has been an extremely wonderful post. Thanks for providing this information. Jaimie Mik
My developer is trying to convince me to move to .net from PHP. Lari Panchito Kauffman
You made some decent points there. I did a search on the topic and found most persons will consent w
oVbhzPBJMT
There is definately a great deal to find out about this topic. I like all the points you made. Reeba
Very nice pattern and wonderful content material , nothing at all else we want : D. Marji Orran Tere
Well I really liked reading it. This subject offered by you is very effective for good planning. Han